- NEWS
- 为您提供最新资讯与内容
在防潮涂层(Conformal Coating)的喷涂过程中,有时会出现一种像蜘蛛丝一样的细丝状残留——这种现象被称为蜘蛛网现象(Spider Webbing)。
当使用喷雾方式涂布时,涂料从喷嘴喷出后会在空气中拉丝、延展,形成类似蜘蛛网的结构,残留在电子元件间、引脚周围或台阶部位。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外观,更可能导致膜厚不均、绝缘性能下降、异物混入等问题,从而降低产品可靠性。在要求高精度和高信赖性的电子产品制造中,这是一种必须避免的质量缺陷。
蜘蛛网现象(Spider Webbing)
蜘蛛网现象多发生在喷雾式涂布设备中,其根本原因在于:喷雾涂布会将防潮涂层剂雾化成细小液滴。液滴表面积增大后,溶剂容易迅速挥发,导致在到达基板前液体就开始固化,从而形成丝状结构。
发生原因①:主剂与稀释剂配比不当
导致蜘蛛网现象容易发生的原因之一,是“主剂与稀释剂的配比不平衡”。
■ 主剂浓度过高时,更容易形成蜘蛛网状膜
在防潮涂层剂中,“主剂”是实际形成保护膜的成分;而“稀释剂”则是用于稀释主剂、使其更容易喷涂的溶剂。当主剂比例过高、稀释剂过少(即浓度过高)时,液体会变得更重、更粘稠,且容易提前固化。这样一来,即使进行喷涂,也难以形成理想的雾状颗粒。
为了弥补这一点,操作人员往往会提高喷涂气压来增强雾化,但气压过大反而会导致液体在喷嘴出口处被拉成细丝,在空气中部分固化。结果,涂料会像蜘蛛丝一样残留在被涂物的边缘或周围,形成细长的丝状膜(即蜘蛛网状残留)。
■ 过度稀释虽能防止蜘蛛网现象,但会导致膜厚不足
若加入过多稀释剂使液体变稀,喷出的雾状液滴会更加细腻、分散得更均匀,因此蜘蛛网状拉丝现象较少发生。但另一方面,液体过于稀薄会导致涂膜厚度不足,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潮或绝缘性能。
■ 生产现场常见的两难
这就形成了实际生产中常见的矛盾:为了获得足够的膜厚,想让主剂浓度高一些;但主剂一旦过浓,又更容易产生蜘蛛网现象。如何在“膜厚要求”与“外观缺陷防止”之间取得平衡,是涂布工艺中必须重点控制的关键点。
2. 涂布条件不合适
喷雾气压过高:液滴粒径过细,容易在空中干燥成丝。
吐出量过少:气压占主导,液滴更容易被拉丝。
喷嘴距离过远:飞行时间长,干燥更快,丝化更明显。
3. 环境温湿度影响
当温度高、湿度低时,溶剂蒸发速度快,液体可能在到达基板前就部分干燥、形成丝状结构。
4. 基板结构复杂
当电路板上存在引脚、立体结构或狭小间隙时,喷出的雾化液体容易滞留、挂丝,从而形成类似蜘蛛网的膜。
5. 材料特性不匹配
某些树脂体系(如丙烯酸或烯烃类)在溶剂挥发后粘度上升快、固化速度高,也容易导致蜘蛛网状固化。
要防止蜘蛛网现象,关键在于:在确保必要膜厚的同时,使喷雾雾化状态保持稳定。
① 设定合适的稀释比例:避免一开始就“调得太浓”
在防潮涂层工艺中,为了保证膜厚,很多操作人员会倾向于提高主剂浓度。但如果浓度过高,喷涂时溶剂挥发速度会显著加快,液体容易在空中部分固化,形成蜘蛛丝状残留。
因此,正确的做法是:在满足膜厚要求的前提下,找到“既不出现蜘蛛网现象、又能保证性能”的最低主剂浓度。
现场可行的具体对策步骤
1. 在标准条件下进行试喷(例如:指定的主剂浓度、膜厚、吐出量等),并记录:
是否出现蜘蛛网现象;
喷雾雾化状态;
干燥后的实际膜厚。
2. 若确认存在蜘蛛网现象,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,逐步提高稀释率(例如主剂浓度每次降低5~10%)重新测试。
→ 找出“蜘蛛网现象消失时的最低浓度(即允许的最高主剂浓度)”。
3. 在蜘蛛网现象消失时,同时确认膜厚、绝缘性能等是否满足产品要求。
4. 最终确定既能防止蜘蛛网现象、又能确保膜性能的“最优实际工艺条件”。
② 采用“两次涂布法”
若为了膜厚而一次喷涂高浓度液体容易产生蜘蛛网现象,可采用“底涂 + 面涂”两次涂布方式。
第一次:使用较稀的液体进行均匀喷涂,防止蜘蛛网现象。
干燥后
第二次:再进行喷涂,以增加整体膜厚。
第二次涂布时,也可以使用针阀式胶阀(点涂方式),仅在重点区域增加膜厚。
这种做法能够有效避免“膜厚要求”与“质量缺陷”之间的权衡。
③ 优化喷涂参数
在设定喷涂条件时,应同时考虑吐出量与喷涂速度,在保证流量的前提下,尽可能使用较低的雾化气压(喷雾气压)。此外,还应根据元件高度适当调整喷嘴距离,使喷涂高度尽可能低,以减少液滴在空气中飞行和干燥的时间。
④ 重新审视涂料与稀释剂特性:材料选择本身也是一种对策
在材料选型阶段,就应选择专为喷雾涂布优化的液态树脂体系。
此外,选择蒸发速度较慢的溶剂也有助于改善雾化状态与喷涂稳定性,降低蜘蛛网现象的风险。
⑤ 选用合适的设备
使用能有效抑制蜘蛛网现象的喷嘴或喷雾阀。
• 例如:精密喷雾阀 SV59MS
具备防蜘蛛网结构喷嘴盖;
可在细微部件、狭窄空间中实现稳定喷涂。
蜘蛛网现象大幅改善
⑥ 改用非喷雾式涂布
若想彻底杜绝蜘蛛网现象,可改为“无雾涂布”方式:
• 共形涂覆胶阀SV70:通过液膜流动实现均匀涂布,不产生雾化;
蜘蛛网现象(Spider Webbing),是防潮涂层工序中常见的一种涂布不良,特别容易在汽车电子部件的涂层工序中引发质量问题。在需要高可靠性与高环境耐受性的电子基板应用中,如果出现这种现象,极有可能造成品质隐患。
汽车用ECU 基板的防潮与绝缘涂层:应用于发动机控制、变速系统、ADAS 等的 ECU(电子控制单元)通常会进行防潮与绝缘涂层处理。若涂膜出现不均匀现象,将可能导致短路或控制异常等严重后果。
车载 LED 控制电路及照明基板的涂布:用于车头灯、尾灯等部位的LED 基板,长期处于湿气、温度变化及振动等严苛环境中。若防潮涂层出现膜厚不均或局部缺膜,将可能引起光输出衰减或零部件腐蚀等问题。
车载传感器系统(温度、压力、加速度传感器等)的绝缘保护:在这些微细传感器电路中,若引脚之间残留蜘蛛丝状涂膜,极易引发噪声干扰或信号异常。
蜘蛛网现象看似外观问题,实则可能严重影响防潮性、绝缘性和产品寿命。
在电子制造中,必须通过以下手段系统预防:
• 优化液剂浓度与喷涂条件;
• 采用分阶段涂布或局部点涂;
• 选用合适的树脂体系与喷涂设备;
• 必要时改用非雾化方式。
通过综合管理这些因素,可在保证膜厚与性能的同时,有效抑制蜘蛛网现象,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稳定性。
本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,提供设备实机测试及涂布试验支持。
欢迎垂询或联系我们了解详细信息。


电话:0086-512-65151866
传真:0086-512-65154348
邮箱:sales@san-ei-tech.com
地址: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123号汇金大厦1609-1611室
电话:0769-23180791
传真:0769-23180790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西路国际商会大厦908室